謝請,濟南是我國山東省的省會城市,目前全市總面積約為10244平方千米,2019年常住人口數量約為890萬人,城鎮人口超過630萬人,屬于特大城市。濟南市的歷史十分悠久,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一地區居住,是“龍山文化”的發祥地,在西周時期,濟南地區屬于齊國,濟南為齊國的“濼邑”,這個名字中的“濼”字代表的是濟南的“濼水”,這是一條由濟南地區眾多的泉水而匯聚形成的河流。
因濟南市內有大量泉水的分布,所以又有“泉城”的別稱,濟南城區內泉水數量眾多,擁有“七十二名泉”,其泉水總數不止七十二處,僅市區的泉水數量就超百余處。其中趵突泉、黑虎泉、珍珠泉、五龍潭、百脈泉五大泉群是濟南市泉水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古代時,濟南可謂是“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”,濟南的泉水、山地、湖泊、河流和城市組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,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。
為什么濟南會有這么多的泉水呢?泉水是指地下水天然出露到地表的地點,地下水分為兩類,一類是位于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,我們稱為“潛水”,比如我們從地表往下挖,挖一個洞,然后水就會滲出來,這個地下水屬于潛水,潛水是不會形成往上噴涌的泉水的。第二類是地下位于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,我們稱為“承壓水”,由于承壓水沒有自由水面,因而承受一定的壓力,一旦出露地表,就會使壓力釋放,從而噴涌出來,形成“泉水”。濟南地區之所以泉水眾多,和當地獨特的地形地質構造有關系,濟南的地形可以分為三部分,分別是北部臨近黃河沿岸地帶,中部山前平原地帶和南部丘陵山地地帶,地勢南部高北部低,由南向北傾斜。濟南市泉水分布圖
從地質方面來看,濟南市剛好位于一個落差近500米的單斜構造中,巖層也是南高北地傾斜,這種單斜構造是在地殼運動過程中產生的。由于巖層由南往北傾斜,使得巖層中含水層里的水也會往地勢更低的北部匯聚。而濟南地下的巖石多屬于可溶性的灰巖,在漫長的地質演化中,形成了大量的地下暗河,這些暗河也成為了輸送地下水的管道,最終位于濟南市區地下的大量承壓水,順著連接地表的裂隙上升,形成了眾多的泉水。不過,如果對于地下水抽取過多,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,就會影響泉水的噴涌,導致泉水枯竭,所以在濟南地區對于地下水的利用要十分小心,以防抽取過渡。
泉城,是濟南的別稱,位于山東省西部,因“家家泉水,戶戶垂柳”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級風景區,內含趵突泉,大明湖,黑虎泉,珍珠泉,白石泉等七十二名泉,一派江南風光而得名。氣候屬暖溫帶,四季分明。
二千六百年前,齊國在此筑城,濟南成為當時齊國的邊防重鎮。”家家泉水,戶戶垂柳,四面荷花,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。說的就是泉城濟南。這里以泉水眾多,風光明秀而著稱于世的美麗城市。濟南城內百泉爭涌,在大街小巷大小分布著733個天然泉眼,有久負盛名的趵突泉,黑虎泉,五龍譚,珍珠泉等四大泉群,在國內國外城市中都十分罕見,是舉世無雙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。
濟南的泉水不僅數量多,而且形態各異,一白的呈噴涌狀,一白的呈瀑布狀,冇的呈湖灣狀,精彩紛呈,眾多清冽甘甜的泉水,從城市地下奔涌而出匯為河流,匯聚集成湖泊。
在盛水時節,泉涌密集區,呈現出”家家泉水,戶戶垂柳”,”清泉石上流”的綺麗風景。早在宋代,文學家曾鞏就評價:”齊多甘泉,冠于天下”,而元代地理學家于欽亦稱贊:”濟南山水甲齊魯,泉甲天下
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的城市名片,泉水賦予濟南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活為。同時,濟南城市的發展以及歷史沿革,民俗民風也與泉水密不可分,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泉水文化。